所在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公益广告 > 书画类

永乐宫壁画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04 11:35]

它是中国道教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文化符号,也是中国及世界壁画史上的文化瑰宝

永乐宫,坐落在我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处的西周古魏国遗址内,是13世纪风行一时的道教全真教在政治舞台上鼎盛煊赫的历史实物证据,也是中国道教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文化符号,而永乐宫壁画更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永乐宫是为传说中的道教祖师吕洞宾建造的,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因地处永乐镇故又名永乐宫。永乐镇为唐代道士吕岩(字洞宾,号纯阳)故里,唐人为纪念他将其故居改为祠,宋、金时期改祠为观,公元1244年被大火焚毁,在原址上重建后改称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建筑规模宏大,殿宇按照道教教义设计,布局疏朗,结构严谨,飞檐凌空,斗拱硕大,殿内建筑精巧绝伦,堪称我国元代宫廷建筑的典范。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壁画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及世界壁画史上的文化瑰宝,其壁画分布于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中。现在的永乐宫并非坐落在原址上,而是几十年前由它处迁移而来。1959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永乐宫正处在规划中的蓄水区,水库建成后将被淹没。为此,相关专家仔细研究后制定了详尽的壁画迁移计划,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分别标上记号,再以同样的锯法把牢附在墙上的壁画与墙面分离,也分别对应地标上记号,放入垫满厚棉胎的木箱之中运到中条山麓新址,在宫墙内壁上新铺一层木板,将标有记号的壁画逐片贴上,并由画师对壁画仔细修饰。耗时5年,将近1000平方米的壁画完好地重现于重建后的永乐宫,几近完美地保留了永乐宫壁画的旷世神韵,充分反映出传统重彩工笔画成熟的历史风貌。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著名的《朝元图》壁画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是永乐宫壁画中的重点,近300身群像,男女老少、壮弱肥瘦、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在多样中取得和谐。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份、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甲、鬓发飞扬,玉女则含情地微笑。有的在对话,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凝神或顾盼,形象各具特色。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犹如一条条钢线镶在壁画上一样,表现出传统线描艺术的高度成就,造就了迎风飞动的飘忽感,加强了画中仙人的生动性,在艺术上巧妙地利用了寓动于静的构图方法,构成宏润的画面。

尤值一提的是壁画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用富丽堂皇的青绿着色方法,以平填为主、色块并列、深浅随意而行的画法,除云彩晕染外,其他晕染很少。观其画中的石青、石绿在将近700年后的今天依然艳丽夺目。在人物冠冕饰物上使用了“堆金沥粉”的方法,使花纹突出壁面,增强了壁画的装饰效果。

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不但继承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优秀传统绘画技法,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加之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独有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精品。

1987年,我上大学期间专程到永乐宫上过两个月的临摹课,真正领悟到永乐宫壁画的色彩和线条的极致魅力,深为其“曹衣出水荷含露,吴带当风雅韵长”的风格所折服。永乐宫壁画在用笔用线方面的艺术成就是极为卓著的,它继承和发展了吴门的莼菜条画法和前代道释人物所传授的用笔方法:如唐、宋时期用笔的细密,于顿挫中大胆地把线条加厚,使之起伏波折、抑扬顿挫,既富有节奏韵律感,又具有鲜明的立体光感,用笔劲健、行笔果断,线描的宽大以及细窄变化适度,疏密组合相宜。以宽而浓的墨线为骨干,色不压线,从某种程度讲,在整幅画中这种浓重而富于变化的墨线与白色一起将其他单纯颜色分隔开来,不仅起到了分隔色彩区域,同时也起到了缓冲或是减弱色彩对比的效果,从而增强了画面的丰富美与和谐美,使得永乐宫壁画的观感在整体上极具庄严感。永乐宫壁画的表现形式语言,使我在临摹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人类文化有着其多元性与复杂性,只有兼收并蓄,才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

永乐宫壁画用传统的画法,使得近300个人物形象无有一个雷同之感,其艺术造型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永乐宫壁画作为唐、宋绘画艺术特别是壁画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我国绘画史上无疑应当占有一席特殊之地。从目前发现的我国古代绘画遗迹来看,大幅的元代人物画极少,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正可作为极好的研究范本,借鉴元代绘画的范例可从中得到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启示。整个永乐宫壁画内容极为丰富,是研究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资料。总之,山西永乐宫壁画这一传统工笔重彩画的优秀范本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为绘画艺术语言的发展和创新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杜小耕)